首页
首页 > 名师专栏 > > 详情

不惧风雨艰辛 建设全新玛多

2023-05-13 09:16:19来源:青海日报

工人们正在架设暖气管道地下管廊混凝土支架。

五月,平均海拔45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,此时相伴于它的依旧是漫天雪花。在这片苍茫大地银装素裹里,头顶黄色安全帽、身披黄色识别马甲的玛多“5·22”地震灾后重建的工人们,格外显眼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今年是灾后重建最后一年,6月中旬前农房建设要全部完工,年底前所有剩余的重建项目基本都将建成。用工量最大时建筑工人能达到两千多人,在县城每十四个人当中就有两个是重建项目的工人。”玛多县灾后重建指挥部工作人员周凯如是说。

在玛多县城玛查理镇西北侧,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农牧民D级农房重建项目现场,12栋的四层楼房拔地而起,室内装修和地下管网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着。今年6月15日之前,这里的400多套房屋将全部交付。到6月底,来自地震中心地区的黄河乡所有牧民,以及扎陵湖乡的受灾群众,将拿到新房钥匙开启新的生活。

“那个接口没绑紧,浇灌水泥时容易倾斜。”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王中福和郑兴善,正在协作搭建钢筋框架。从去年该项目开工建设开始,两人从泥瓦工到地下暖气管道架设,整整干了一年。“几个老乡扛不住回了,工期紧人又不好招,我还行能扛。”深刻体会到了取暖在玛多的重要性,王中福觉得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更需要暖气的保障,既然是来搞重建的,更应该有始有终。

玛多县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,一年中需供暖十一个月。为了确保温度在供暖途中不被大量流失,供暖管道不仅在外层裹上了五厘米厚的石棉,更是安设在了高1.7米,宽1.6米的标准管廊之中。“设计时管廊避开了冻土层,加上厚度达2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外层,供暖管道就如同穿着棉衣套着外套,避开阴凉一路快跑进入每户人家。”玛多县住建局负责工地施工的郭永鹤告诉记者,投入使用后每户供暖的温度都将高于国家规定的18摄氏度,而且每栋楼房都安装了保温层,窗户均采用了密封性强耐变形的合金窗户,平均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2摄氏度。

不到三个小时,工人们就完成了近五十米地下管廊框架的架设,等待着混凝土的浇灌。在另一边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,1.6万多平方米的建设项目现场,教学楼、学生宿舍以及室内外体育场,均已全部完成主体建设,上百名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进行着室内装修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安装。

“我们要在6月15日前完工,9月1日开学孩子们都要来这新学校上课。”来自江苏省的施工承包商李双峰,一边填写着当天的施工任务完成表,一边介绍着情况。

此时已经是下午五时许,正是李双峰验收当天施工情况的时间。在位于教学楼西侧的学生宿舍楼内,每一块地板砖的铺设,所使用水泥的标号,李双峰都会一一查证。面对寒冷的天气为了保证工程质量,李双峰在水泥中添加了混凝土防冻剂,以便寒冷中让地板砖和水泥充分黏结。

“这里有近百人施工,知道是灾后重建项目,又是学校,每个人都把‘质量’刻在了心里。”俯下身子对着水平仪看了又看,又用抹布擦擦地板砖之间的缝隙,确定没有渗浆才放心起身的朱义,来自四川省南充市,汶川地震后通过灾后重建住进了崭新的楼房,“所以去年我就来这里参加重建项目,为同样受过灾的人做点事情。”

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项目建成后,黄河乡、扎陵湖乡的小学和初中生将来此就读。加上在玛沁县大武镇、西宁果洛中学、三江源民族中学等地就读的学生,学校共将接收2400多名学生。“学校建设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,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来设计的。”玛多县教育局灾后重建项目办主任李国庆告诉记者,学校教学楼和宿舍等建筑设施,达到了八级抗震的标准。此外,学校不仅配备有物理、化学、生物课实验室等标准的八大教学用教室,而且还增加了心理疏导室、机器人教室,平均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用地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,无论是规模还是设施,都是果洛州目前最好的学校。

玛多地震灾后重建收官之年,身披“黄金甲”的建设者们,已经分布在了玛多县的114个建设项目工地,无论是城区内的医院建设工地,还是在野马滩四十多公里的新建公路现场,他们身披“战甲”风雨无阻,建设着灾后全新的玛多县。

标签:

上一篇:焦点观察:甘肃成县:聚力奏响赶超发展的“奋进曲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